教学笔记

 

由一个琴妈的日志说开去

 

    班班妈妈这天在网上和我聊天时说起,因为女儿练琴不乖,她小小的教训了女儿,并写下了以下的日志,经过她的同意后,我把她的这篇日志引用过来:

    “昨天班班姐姐练琴的时候手呀脚呀就在那里扭来扭去的,一点都不安心,鉴于她最近做作业也经常心不在焉,她娘决定给她点教训。在警告了她N次她仍然继续扭之后,我毫不犹豫“啪”地给她右手来了一下。她愣愣地看着我,眼睛红红地马上就要哭了,不过看我十分严肃,一点都不含糊的样子,只好转过头去红着眼睛对付琴键去了。不过,真的就认真了很多,我看着她的手背都有三根我的手指印了,心里真是心痛,不过还是决定忍一忍,一会儿再来协调关系。这样,平时磨来磨去起码要练2天还不一定能拉通的曲子10分钟之内就比较熟了。然后,在她弹完了最后一遍之后,我才好声好气的拿起她的手亲了亲,问:手痛不痛?她看我是真的关心她的手痛不痛而不是又在借机会教育她,抱着我“哇”的哭了出来。不过并不像有时她生气那样发脾气,说明虽然手被打了,但是现在的关心已经使她的伤心发泄出来了,而且也感觉并没有被打得多冤枉,确实是自己做错了被教育的。果然,哭了不到半分钟,眼泪都还在脸上,就又高高兴兴地和我讨论起小朋友们的琴弹得怎样怎样的问题了。这教育、训导的艺术,我还需要多练习。”


    一个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,老师,妈妈和孩子三个因素,是决定着孩子能否学好钢琴的关键。换句话说,如果老师,妈妈,孩子三者能很好的配合,那么学好钢琴真不是一件难事。

    日志中提到的班班是个很聪明的5岁小女孩,调皮,喜欢闹腾,坐不住,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点。班班学琴几个月了,我发现只要有我在旁边,她很快就能弹好一首新曲子,而如果是她己,也许需要好几天。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:班班不是不懂,不是不会,而仅仅只是缺乏耐心和专注力而已。班班的妈妈深知这一点,所以在班班一直不能专心练琴的情况下,警告了班班。

    在日常的教学中,像班班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,他们大都在练琴的时候左顾右盼,东晃西晃,一会儿吃东西,一会儿上厕所。这样的结果通常是,半小时或一小时的练琴时间,真正在琴上的时间不足10分钟,还课的质量当然上不去,进度也不得不放慢了下来。要知道,练琴是学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。
    我相信,家长和老师都愿意看到情况是,孩子能自己主动练琴,认真,并且专注。而那对于一个只有5岁的孩子来说,是自己做不到的。研究表明,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并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。
    所以,当孩子在家练琴时,妈妈就是孩子的老师。妈妈要担负起贯彻老师教学意图的重任。要知道,当孩子还只有5岁时,她需要妈妈的帮助才能有效的练琴。
想要达到好的练琴效果,我们不妨来做一个这样的计划:

在每天的练琴中:
    有一个固定的练琴时间。这让她觉得这是她的功课,是她生活的一部分。
    有一个容易达到的的目标,比如,今天我们弹好跳音的部分;明天我们做好表情记号;每天进步一点点,让孩子看得到自己的进步,就会更有兴趣,更有信心!
    有一个自由发挥的时间。当练完老师布置的曲子后,奖励孩子自由时间,表演给爸爸妈妈擅长的曲目,弹自己很喜欢的曲子,什么都可以,高兴就好。

    我相信,只要老师,妈妈和孩子默契配合,孩子的进步就一定很快就能看到 !